首页 > 产业政策 > 政策解读政策解读
关于《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政策解读
2023-11-09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
简介 2023年9月15日,海淀区政府正式印发《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为全面贯
2023年9月15日,海淀区政府正式印发《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在人工智能领域产业资源密集、体系完备的发展优势,持续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环境,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区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各项任务措施,确保落实。
二、主要思路和目标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核心产业规模超2300亿元,集聚大模型企业、机构超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60家,新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持续营造创新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生态,对标国际水平实现人工智能占先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围绕加强人工智能原始创新和前沿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体系发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活跃创新生态等三大方向,提出17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前沿研究,围绕大模型、通用智能体、科学计算等开展基础和前沿创新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技术成果,抢抓国际前沿布局。
二是推动大模型创新体系发展。通过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攻关大模型全流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开源开放,打造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体系。通过建设高速互联、高效调度、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稳定算力供给。通过开源数据处理工具,建设指令数据集标注、预训练数据集开放等平台,鼓励数据开放共享。此外,通过建设大模型评测平台、鼓励高标准质量创制、安全技术攻关、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等进一步支撑大模型发展。
三是构建活跃创新生态。人才方面,制定通用人工智能人才专项计划,针对大模型企业重点提供工作居住证、应届毕业生落户、人才引进、人才公租房等专项服务。孵育体系方面,通过标杆型孵化器建设、落实市区服务包政策等加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资本支撑方面,通过中关村科学城高成长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结合方式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强企业上市服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资本供给。空间方面,打造高品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应用场景方面,支持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政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建设标杆场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国际合作方面,依托中关村论坛等国际顶级平台、北京智源大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伦理和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支持领军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加强伦理研究和行业规范自律,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四、亮点特色
一是开放创新。充分考虑当前通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明确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
二是具体可落地。《实施方案》明确每项具体任务责任单位,并将形成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明确组织形式和年度目标,进行动态清单化、项目化管理,确保全面落实。
三是加强统筹。相关任务将通过市区联动机制,聚焦优势潜力和短板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布局,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