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使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看新华三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云端2019-04-30互联网

简介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做出的战略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进入行业深耕时期。 为更好地支持国家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做出的战略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进入行业深耕时期。

    为更好地支持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和数字经济纵深推进,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在2019 Navigate领航者峰会上正式发起成立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技术联盟(以下简称“技术联盟”),携手十余家工业领域关键行业的领军企业,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层面的深度探索,通过跨产业、跨领域合作,聚合产业力量与智慧,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会议期间,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燕平先生接受了e-works记者的采访。 

1
图1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燕平先生

    经济形势压力凸显,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

    当下,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率先并正确地导入先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便能有效完成数字化转型,在激烈的行业变革与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但在整体数字化水平方面,行业间差距较大。IDC通过对我国六大重点行业的100家大型企业调研显示:靠近消费者的行业数字化程度较高;信息化投入较大、创新动力强的行业,数字化程度有一定积累,但也面临较多问题;而主要依赖行政推动力和资源的行业,如政府机构和制造业,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中,超过50%的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较为明确,一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二是为提升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王燕平认为,要实现这些目的,需要借助工业互联网等新的模式和手段。现在很多高端制造企业还是采用过去靠经验值定期检修维护的方式,不仅不准确,还无法量化。尤其是在流程型制造企业,任何一个环节的停机检修就意味着整条生产线的停产,经济损失很高;即使通过定期维护也很难确保不再出现问题。而现在利用数字化、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明显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对消费端,制造行业技术较为复杂,细分类别较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难度较大。制造业目前可分成两大类,流程型制造企业和离散型制造企业,两个不同的制造类型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诉求不同。王燕平认为,流程型行业更关注智能制造过程的优化: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优化等。流程行业属性非常清晰、可替换性少,如炼钢、石化,行业之间天然有一种门槛。正因为制造企业属性不同,导致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发展方向不同。离散型制造更多关注整合和赋能,例如冰箱、家电的生产,通过离散的整合,能力可以复用,所以更关注平台化、云的App化。

    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获得企业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每个变量数据,并实现数据的上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生产标定的数据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机密无法提供给第三方,但第三方对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又需要这些数据,因此存在一定的矛盾。不过,王燕平同时认为,中国有体制优势,各大央企、国企可以实现海量数据上收,完成建模,实现企业升级转型,这是国外纯企业类主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所不能比拟的。

    布局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的起步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终目的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目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有很多明确的需求:第一,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近年来,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第二,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中国多数企业属于中低端制造,附加值低,需要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价值;第三,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利润率低,需要将自身的能力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性金融服务解决贷款难等问题;第四,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700多万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资金压力,需要低成本、更便捷的信息化产品服务。

    新华三的核心价值是使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全面的底层数字化技术。王燕平表示,新华三在去年把国内的企业分成五大版块,包括高端制造、一般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以及工程建筑,同时在五大版块基础又划分出26个重要子类。从内部分类看,不同企业的需求差异化很大,尽管有一些共性的需求可以通过“上云”的方式去解决,但确实很难通过一个平台对企业进行统一技术能力的输出。

    工业互联网本身的属性是工业不是互联网,所以行业的应用侧重于龙头企业。对于行业用户,新华三的定位是使能,即提供优质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王燕平认为,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架构方面的产品选型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要齐全,其次要专业,第三要有创新能力,最后要考虑资金和成本问题。新华三的核心优势是能够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并深耕行业。目前,在技术方面,新华三在网络层面、IT层面、安全层面三大垂直领域均有重要突破。

    从落地项目来看,新华三的工业互联网客户主要分为工业云类和智能工厂类。在工业云方面,新华三为工业云企业提供全系列的基础架构,助力工业云企业形成从工业传感器、智能网关、边缘计算到IaaS、PaaS、SaaS云平台及工业企业上云等一系列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案例包括航天云网、东方国信、苏州工业云、紫光工业云。在智能工厂方面,典型的案例是海尔集团、美的集团、中国中车、京东方、福耀玻璃等。以海尔集团为例,作为海尔互联工厂的生态伙伴,新华三以面向未来的智能工厂网络解决方案,助力海尔集团在胶州空调互联工厂落地时,将最新的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理念放置在互联工厂之上,为海尔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打造“技术联盟”,构建良好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帮助工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收益。王燕平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已形成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开发等全方位布局和发展态势,但多数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还处于叫得响、热的慢、看不清、摸不着的状态,从ICT技术本身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新华三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开展产业合作,合理把握自主创新意识与范围;认同并融入国际科技界的主流价值观,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学会开放、包容与共享,真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分子。

    新华三发起成立的工业互联技术联盟,定位于从实践出发,以满足实际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聚焦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层面的深度探索与跨产业、跨领域合作,通过联合研发、产品定制、政府申报、业务拓展、项目合作、平台合作、应用开发、公有云服务、人才培养等九大合作方向,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创新和落地,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加速数字经济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当更多的企业关注工业互联网、更多的企业开始上云,可能会形成雪崩效应,带来更多的商业模型和技术创新。

2 
图2 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技术联盟启动仪式

    后记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从概念倡导进入实践深耕阶段,形成了战略引领、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推进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为体系建设全方位突破、应用向多领域拓展、生态构建多层次推进。新华三致力于联合工业互联网行业用户开展技术探索,将平台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全面使能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王燕平相信,在国家层面以及业内众多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能驶上快车道,带来企业生产制造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园区政策推荐集聚区